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把风湿病与痛风混为一谈,因为风湿病跟痛风都会导致关节疼痛,所以很多人出现关节疼痛后,自认为是患上了风湿,结果到医院检查却发现是患了痛风。所以不少人感到十分迷惑,为何它们之间症状会有相似,风湿与痛风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发病原因
风湿病主要与免疫反应有关,其它因素还有感染、遗传、内分泌、环境等。
痛风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体内一种作嘌呤的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其发病原因与性别、饮食习惯、遗传均有关系。
二、症状不同
风湿病的主要表现为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多发作于关节受风湿之后。
痛风多见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呈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可伴发热,白细胞增多。常表现为某处突发性的固定疼痛,夜间突然发作,剧烈疼痛,72小时达到顶峰,一两周可自行消失,数年再发作。
三、天气变化
风湿主要由于长期处于潮湿,风寒的环境中,与天气的阴晴变化有极大的关系,有时候下雨刮风,风寒影响气血通畅,一般有风湿的地方就会发痛。
痛风与气候环境的关系不是很大,只是它经常在半夜发作,大脚趾痛得不能着地,踝关节红肿得吓人,主要是晚上被子里的热度让嘌呤代谢出现紊乱,则血尿酸浓度升高。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痛风跟风湿的区别都会有所了解,同时为了使出现的症状是风湿还是痛风做出明确的判断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对症下药的治疗目的。另外,日常生活中做好措施,才不会让一些疾病找上你。
一、饮食做到“少荤多素不饮酒”
“少荤”指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等肉食,各种肉类、淡水鱼也是高嘌呤饮食,肉、鱼浓汤更是含有大量的嘌呤,痛风急性期应完全禁食;牛奶、鸡蛋、海参、海蜇皮可以吃;
“多素”也就是多吃蔬菜水果。痛风发作期禁止进食大量豆制品。水果要尽量选择含糖量低的;
酒是痛风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因为酒精中的乙醇会使体内乳酸增加,而乳酸会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乙醇还能促进嘌呤分解从而直接使血尿酸升高。另外,不宜喝浓咖啡及含糖高的饮品。
二、日常需要多喝水
水对痛风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体内80%的尿酸由肾脏排出,可以使病况得到缓解。多饮水也是痛风患者医治疗的重中之重。
我们也可以喝这种能降尿酸的蒲公英红金梅茶—材料:百合,淡竹叶,木瓜,蒲公英,葛根,茯苓,小蓟,玫瑰茄。每天喝两杯蒲公英红金梅茶,能消水肿,清热利尿,清热解毒。
三、多加锻炼不久坐
久坐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减慢,甚至体液循环不良,可能出现钙盐沉积,痛风石形成,引起痛风。所以平常应该多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步行,太极拳,健身操,气功,骑车和游泳等,其中以步行,骑车及游泳最佳,这些运动的运动量适中,时间也容易把握,患者只要合理锻炼,就可以有效锻炼身体,又可以防止过度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