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痛风与人体内部嘌呤代谢紊乱, 从而导致尿酸的生成增加或排泄障碍有关。当人体体液和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过人体承受标准时, 尿酸会在人体局部关节堆积, 从而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寒邪和毒邪相结, 雍滞于局部经络, 痹阻关节, 继而化热, 从而出现局部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受地域、饮食习惯、遗传以及民族等因素的影响, 其发病率的差异性也比较大[1]。相关调查显示, 近几年的流行病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3.16%, 其中应用毫刃针治疗的临床研究报告均显示其治疗的临床疗效突出。本研究随机抽取96例本院门诊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分析毫刃针在临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价值,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门诊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进行临床研究,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痛风关节炎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有癫痫病、胃溃疡、支气管炎、精神病史患者;②肾功能不全、对吲哚美辛肠溶片过敏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9例;年龄29.6~63.6岁、平均年龄(50.2±6.9)岁;节关炎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20例、Ⅳ级13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32.7~64.7岁、平均年龄(52.3±6.6)岁;节关炎功能分级:Ⅱ级14例、Ⅲ级19例、Ⅳ级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西医基础性治疗, 严格控制体重、血脂,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急性期的治疗以非甾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为主;缓解期的治疗以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毫刃针治疗, 取穴:膝关节红肿热痛采用毫刃针针刺腰骶三角区、腰肋三角区、血海、梁丘、内外膝眼、鹤顶及胫骨鹅掌区;内外踝关节部位肿痛用毫刃针沿内外踝呈星芒状针刺;足跖趾关节肿痛予以局部毫刃针痛点点刺。以上均采用毫刃针局部按压痛点或皮下结节直刺, 针刺深度不超过0.5 cm, 针刺完毕后予以局部拔罐放血治疗[3]。治疗一次隔2 d再次治疗, 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判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判按照《中药新药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的标准进行。显效:患者主要症状消失, 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能进行轻度的劳动和工作;有效:患者主要症状有明显改善, 生活可自理;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治疗前相比并无改善,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 对照组为66.67%,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痛风是尿酸盐在人体组织中沉淀造成的。它的临床表现为:局部关节红、肿、热、痛, 病情严重者痛风石沉积从而出现关节功能障碍或畸形[5, 6]。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急剧上升。
目前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上还没有根治的方法,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只能减轻疼痛及降低人體血液和尿液中的尿酸, 但存在着较大的肝、肾毒副作用, 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运用[7]。而毫刃针疗法是在基于中医传统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8]。毫刃针针刺放血排除了局部堆积的尿酸盐, 加快局部气血循环, 促使局部炎症更好地吸收和消散, 从而有效改缓解局部关节的红肿热痛, 改善关节功能, 降低发病率[9, 10]。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有显著的疗效, 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非甾体抗炎药, 且无毒副作用, 安全性高。经过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后, 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 对照组为66.67%,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毫刃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止痛消肿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 且无不良反应,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